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通訊員 孫熳
6月4日,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特仿真”)研發部正沉浸在忙碌之中,工程師緊盯屏幕,對一款航空發動機葉片數字模型進行流體力學仿真測試。隨著參數調整,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流,映射出這家工業軟件企業高端智造的硬實力。
英特仿真是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領軍企業開足馬力趕訂單、忙生產的一個縮影。英特仿真專注于自主可控國產CAE軟件研發,立足于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關鍵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令英特仿真市場競爭力日益強勁。近日,記者深入英特仿真實地探訪,近距離感受這家企業如何專注自主創新,跑出國產工業軟件“加速度”。
“當前,公司商務訂單量同比增長46%,目前,同步推進9個在投項目,公司全員開啟‘忙碌模式’。”英特仿真地區大客戶總監趙惠說。為滿足發展需求,今年初以來,企業陸續引進20余名高層次人才,持續充實人才隊伍,為業務拓展提供堅實支撐。在工業軟件國產化替代浪潮與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的雙重機遇下,英特仿真以自主可控的CAE(計算機輔助工程)技術為引擎,實現了效益、人才、市場等多維度增長。
工業軟件作為推動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利用數據貫通各業務領域,實現研發、供應鏈、生產、質量、設備及營銷等各環節的緊密聯動和高效協同。隨著“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工業軟件正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性工具,其中仿真軟件逐步成為推動行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關鍵力量。
“在重工機械、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仿真技術的應用價值日益凸顯,已成為企業與科研院所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趙惠說。
在精密零部件研發制造、高成本實驗場景以及極端環境條件下的科學研究中,仿真技術憑借低成本、高效率、可重復性等優勢,通過數字化模擬的方式,既能滿足研究與生產需要,又能有效規避數據泄露風險。
英特仿真研發人員對數字模型進行仿真測試
英特仿真多年來堅持自主可控的CAE產品研發,打破了國外壟斷、破解了相關技術難題,其產品在核心技術掌握、成熟度、工程實踐驗證、市場口碑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應用于航空、航天、核電、電子、電氣、汽車、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助力解決行業研發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力學仿真問題。2024年,英特仿真通過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
今年1月,英特仿真發布迭代更新的INTESIM7.0版本,該版本在建模與可視化平臺、通用結構分析軟件、剛柔耦合多體動力學軟件、通用低頻電磁分析軟件、數字孿生軟件、數字人軟件及多學科優化軟件等方面均實現了重大突破。
據悉,英特仿真與中國制冷空調行業領軍企業大連冰山集團于去年啟動項目合作。雙方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冰山集團在制冷行業的資源優勢與英特仿真在仿真軟件領域的技術優勢,加速推動制冷行業技術革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國產工業軟件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標桿。
今年,英特仿真積極推進與沈鼓集團等國有企業的合作,同時持續拓展市場版圖,與生物醫藥、汽車電子等領域企業開展深度洽談。為進一步推動仿真技術的普及與應用,今年5月起,英特仿真周期性開展專業化、系統化的技術培訓,幫助更多有需求的本地企業了解仿真技術,掌握專業技能,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營收已連續3年保持高速增長。今年,我們有信心再實現30%到50%的增長。”趙惠說。當前,英特仿真正全力加速CAE軟件在高端裝備領域的國產化進程,以此推動智能制造產業實現新突破、邁向更高發展階段。企業還計劃向更多新應用場景拓展,開拓仿真技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版權所有: 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